|
茶香系列文章之四 《茶礼》时间:2016-11-25 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和日常礼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直接把它同米油这类关乎生命的食物关联,可见每一天都不能缺少。约公元六世纪后期,神秘的茶马古道形成。这是一条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的道路。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为主要特征,从唐代到北宋的很长时间里,茶叶都是上层贵族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汉唐时,茶马古道就已经发挥相当的作用了。约到南宋,茶叶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百姓。 今天,在任何平凡人家。客人进门,主人第一件,便是煮水泡茶。这一漫长历史养成的不经意的礼仪,显出来客的重要与尊贵;新媳妇过门常要斟茶给公婆,取得他们欣然接受,使她们明白今后端茶倒水这些孝老闵幼的优良美德;酒逢知已千杯少,不胜酒力以茶代酒也不损情谊;一杯清茶,一碟咸菜便能招呼的朋友,必定称得上真朋友。 一杯清茶,不用劳神费力,也于日常开支无损,一点开水足矣。既能托之情谊、尊重,也于受知者心安。大有承之物轻,受之义重的深刻含义。 中国的茶事在汉唐,或者更早就有了相当学问。泡茶水,或山泉、朝露、融雪,不可一一论足;制茶器具种类之复杂;煮茶方法之精细;历代茶事之繁琐……有大量书籍记载。阳春白雪毕竟有高远之嫌,我所爱者,茶田万顷,连天流绿,茶女在劳作过程中演绎的诸多浪漫。我也深知道“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芽”的分量,甚至一斤碧螺春要6万至7万个茶芽才能制成。可见,要获得百斤茶叶,头戴斗笠、顶着烈日、身挎竹筐、佝偻身躯,穿梭于层层茶园,六七百万次采摘,该留下多少汗水…… 春茶岁岁绿,劳作日日勤。从采摘新芽到制成成品,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辛勤的劳动,这无形的劳动便顺着采、烹、揉、晒等活动渗进茶髓。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转刊请与圆觉传媒联系。 联系qq:649653666(圆心) 电话:023-40513331手机:18983922367 (责编: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