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家坪专栏5·窗外(外一首)时间:2022-04-04 诗人近影 诗人简介:陈家坪,诗人,纪录片导演。1970年出生于重庆。2011年出版诗集 《吊水浒》,2016年主编《桥与门:北京青年诗会诗人访谈》,2017年与友人合 编《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北京青年诗会诗选》。2014年发起成立北京青年诗会。 窗外(外一首)
庄园别墅在山顶上, 更高的地方是一座水库—— 那个夜晚,我们在那儿歌唱与睡眠。 我不是欢乐的感受者, 我丧失了感受欢乐的平常心。 一路上,我仿佛在向过去告别, 终是感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停留。 周末,我们一群人为朋友过生日, 车辆穿掠山丛好像要在一汪泉水边永驻。 树影纵横交错像太阳脱落的光斑, 大片鲜花在山间喻示人类的乐园。 这样的自由在囚室只是一种想象, 但我坚信——它一定要实现。 像把压低的头抬起来环顾四周: 只有通过窗外的光才能感受到黄昏, 只有窗外一片漆黑才能感受到灯光。 当你在山道上讲述创世纪的故事, 我们像两个主角一样站立, 渴盼被拯救的青春与梦想。 我此时麻木只把贫乏的生活体验。
罗马湖
我一直在想象湖水解冻后的春天, 我们一家人沿湖漫游一圈, 并在湖边的树林里合影,奔跑。 那天夜晚我带上从南京来的朋友, 在农家乐小院吃烤鱼,那是初冬天寒, 周围都很冷清,感觉湖水提前冰冻。 今天是我第三次游罗马湖——或许更多, 但我更在乎那些被遗忘了的游历, 它们以这三次为坐标在记忆里旋转。 我的故乡在重庆长寿湖边——似乎, 天然地我就懂得大自然赐予的这一面镜子。 天通苑是我第二个家,它距离罗马湖不远。 我幻想在附近村子里租一间工作室, 我没有书房,但可以来湖边写作。 我写露天电影,夜里,爸爸找到我, 把我驮在肩上高一脚低一脚,我们回家。 最终——我们将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但在某一些时刻,我们却拥有了它。 虽然在行政区域上很多地方并不属于我, 我却发明了一种非常私密的亲缘关系, 内在的逻辑就是我走过的那些生命痕迹。 也许我只不过是在罗马湖边有了一些体会, 只不过这样的一些片段跟我的思想有关。 这是我一个人游罗马湖所获得的时光, 里面有纪实,联想,回忆,与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