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城·与长寿文化市场的过往时间:2022-03-25 长寿区(2002年4月9日前称长寿县)的文化市场,是改革开放和文化教育产业化改革的产物,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兴旺于1991年至2009年。 我区文化市场的兴盛时期,有国办电影公司1个,下辖城区电影院2个、乡镇(公社)电影队(院)43个;国办新华书店1个,下辖城区门市部4个(即:城内、河街、关口和川维厂新华书店门市部)和43个公社(乡镇)供销社图书专柜;国办图书馆1个;印刷企业(含复印店)18家;夜总会58家,其中国办2家(即:城内和河街电影院各1家);录像放映厅20余个,其中国办2个(即:城内、河街电影院各1个);图书摊点50余个,其中城、河二街、关口和川维厂、川染厂等地共有22个,其余30个分布于较大的乡场和办得较好的公社(乡镇)文化站;台球室50余个,主要分布于城区和川维、川染、长风化工厂以及葛兰、双龙、渡舟、邻封、云集、永顺等较大的公社(乡镇)所在地;电子游戏室50余家,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较大的公社(乡镇)场镇。 那个时期,长寿县文化局一年便可收取文化市场管理费30余万元,将原本被称之为绝对的“清水衙门”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热门单位”,不得不让了解实情的人们刮目相看。 长寿文化市场的兴起,我既是亲历者又是亲为者,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 上世纪的1988年底,长寿县文化局居全重庆市各区县之末,从县文教局拨离出来,被重庆市文化系统的人们戏称为重庆文化的“老幺儿”。 长寿文化局自1989年初正式挂牌成立后,起步运行的第一项工作便是与长寿县“三庆办”(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重庆市解放40周年和长寿县解放40周年庆祝活动办公室)合署办公。 当时在古佛乡文化站站长任上的我,被县宣传、文化部门领导选中,有幸与长寿县文化馆副馆长熊海泉、长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音乐教师吴波一道,抽调到“三庆办”工作,配合当时长寿县文化局的9名在编干部和职工策划、实施“三庆”系列庆祝活动。 当年下半年,正值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公安部和新闻出版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打非”(即:清理扫除带有色情故事情节的黄色书籍和黄色录音、录像带,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的各类书籍、报刊和音像制品)运动。县文化局经请示县委宣传部批准同意,决定由熟悉群众文化工作的熊海泉副馆长和我,一边抓“三庆”活动的组织开展,一边抓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 此后,县里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分别于1990年下半年和1991年上半年,先后成立了长寿县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和长寿县文化市场稽查队。长寿县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主任由副县长谭连兴同志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文化、公安、工商、税务、广播和体育部门的一把手担任。县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县文化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文化局局长高正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文化稽查大队设队长、副队长各一名,稽查队队员20名,全由文化局机关工作人员和部分乡镇文化专干兼任,持黄色(市区是绿色)《重庆市文化市场稽查证》实施对全县文化市场的管理。稽查队队长由文化局在编干部李施展同志担任、副队长由我担任,并与熊海泉副馆长一道专职负责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和管理工作。 临近退休年龄的熊海泉副馆长和我,领受了全县文化事场清理整顿的工作后,以其最大的工作热情和极端的负责态度,全身心地投入清理、整顿工作,不分天晴下雨、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街串巷、走村串街,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将分布在全县城乡的数百个图书摊点、桌(台)球室、录像放映室和茶馆等(系当年文化市场4个仅有的经营项目)翻了个“底朝天”。在全面完善了文化娱乐经营项目的“三证一照”(文化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前提下,文化局还建立健全了《长寿县文化娱乐经营项目台账》,将所有文化娱乐经营项目的地址、种类、规模、负责人姓名以及联系电话等都登记得一清二楚。 在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期间,我们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相关规定,共查收违禁书刊上万册(份)、录音、录像带数千盘(盒),对三家书店(摊)不听窥劝、长期出租和售卖违禁书刊实施了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1990年10月,长寿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在寿星广场举行了有数千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长寿县“扫黄打非”公开处理大会》,并当众将文化、公安、工商查收的违禁书刊和录音、录像带付之一炬,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此,当年的《群众文化研究》《重庆文化通讯》和《重庆文化报》两刊一报,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同年12月,在由副市长冯克熙主持召开的《重庆市“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专题会》上,长寿县文化局局长高正卿,是全市区、县文化局唯一代表作了长达15分钟的经验交流,得到了市委、市府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全市文化系统的一致认可。 长寿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90年代初关于文化教育行业由事业向产业化改革的政策优势,以及1991年元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市文化局在大足县召开的《重庆市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现场会》。 当时,由于我属招聘制乡镇文化站专职干部的原因,组织上决定我继续留在县文化局工作,人事关系落实到与文化局一墙之隔的长寿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出任城关镇文化中心主任。因此,我也有幸与长寿县副县长谭连兴、宣传部副部长傅显芳、文化局局长高正卿以及文化局文艺股股长杨小平一道,出席参加了大足现场会,并亲眼目睹了大足县文化部门利用县供销社闲置房屋,兴办起了我们此前闻所未闻的夜总会、卡拉0K厅、文化茶园、书画展览厅、书报阅览室以及文艺节目排练厅、美食城等与文化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多种经营项目。 在这次现场会中,全体与会人员还非常惊奇、瞠目结舌地观看了大足县委宣传部部长和副县长一道对唱的、由歌唱家余凤兰和李天培唱响了发达地区的《纤夫的爱》,并毫无顾忌地相拥着在夜总会里翩翩起舞的曼妙场景。 大足现场会后,我们几个参会人员大受鼓舞。返长后,领导们一是大会小会贯彻传达市文化市场清理整顿现场会精神;二是大力宣传文化事业将向产业化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政策优势。身在一线的我也首当其冲,在积极向亲朋好友们宣传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县城拆迁改造、征地农转非后部分菜农手里有钱,正努力寻求投资项目、安排就业的大好时机,找到了原本就在街边经营着两张桌(台)球的李本文和陈丽两家,动员、启发她们尽快抓住机遇投资文化产业,让这两个全家农转非的新城市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没隔多久,由李本文家投资10余万元,在望江路正街开办的、取名为《极地乐》的全县第一家卡拉0K厅、三年后更名为《王牌夜总会》开业了。紧接着,由陈丽家投资近15万元、拥有电子游戏机20余台的《望江电子游戏室》也开业了。《极地乐》卡拉0K厅和《望江电子游戏室》的正式开业,拉开了长寿县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大幕。 为充分体现政府和文化部门对文化市场开放、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副县长谭连兴、宣传部副部长傅显芳、文化局局长高正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文海才、工商局企业股股长魏之顺和城关镇党委书记傅显伦、镇长朱长清等县、镇领导参加了《极地乐》卡拉0K厅的开业典礼,长寿电视台和长寿县广播电台还进行了专题报道。 沐浴着文化体制改革春风,长寿城乡文化经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市场开放初期,上级文件要求引进社会资金和个体资金作文化经营项目的投资可以,但经营主体必须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即县文化馆(站)、县图书馆、县新华书店、县电影公司以及在长辖区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会等。因此,全县前12家夜总会、8个录像放映厅和3个电子游戏室都归属于县电影公司、文化馆、图书馆、县总工会所属的工人俱乐部和城关镇文化中心,其法定代表人均为以上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高峰时期,我一人就挂了5家夜总会、6个录像放映厅和3个电子游戏室的法定代表人。 1992年至2008年,是长寿文化市场的鼎盛时期,全县有国办文化馆1个;电影公司1个;新华书店1个;图书馆1个;印刷企业(含复印店)18家;夜总会58家;录像放映厅20余个;图书摊点50余个;桌(台)球室50余个;电子游戏室50余家,从业人数达20000余人,有力地拉动了餐饮、运输、零售、烟、酒和其它服务行业的产业链,为长寿经济上档提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时至2009年,因互联网的全覆盖和举国上下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以及此后的严厉打击“黄、赌、毒”,净化社会风气等工作的稳步推进,长寿文化市场逐步萧落,部分文化经营项目如:夜总会、录像放映、图书室(摊)、电子游戏、台球和文化茶园等,也逐步销声匿迹,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虽离开长寿20多年,但凡回忆起长寿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仍有灌满“鸡血”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感觉!
作者简介:铁城,正名余德成,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秘书学会副会长,《办公室工作》杂志总编辑。曾先后岀版纪实报告文学集《我和我的老乡们》、论文集《探索之痕》、长篇通讯文集《笔尖下的传奇》和散文、诗歌集《故土留痕》等专著四部。有诗歌、散文和小小说发表于《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新视野》《文学百花苑》《青年文学家》《贵州民族报》《重庆科技报》《红岩春秋》等报刊和《今日作家》《川渝作家》《巴渝文化网》《诗路文风》《银河系诗刊》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