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烟雨文学社专栏10·周玲芬 梅园听雪 高醇芳时间:2021-11-22 周玲芬 · 诗二首
七律·梅雪恋 白雪纷飞大地稠,寒梅笑看漫天悠。 数枝野岭娟娟净,一树丹霞款款留。 照眼多情文笔下,倾心入画赋诗优。 冰魂顾盼千秋仰,清气乾坤万里游。
七绝·吟冬泳比赛 瓯江锦绣意逍遥,大海波澜万里迢。 岁月绸缪初梦寐,勋名磊落竞春韶。
作者简介:周玲芬,字尔,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旅居于法国巴黎。巴黎烟雨文学社副社长,法国华人妇女会副会长,欧洲龙吟诗社副社长,龙风文学院学员。出版有《小浪花》个人诗集,《圆梦》龙吟诗社诗集,《上海滩诗叶》诗社集。作品见于《欧洲时报》、《夏厦诗刊》、《龙吟杂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
梅园听雪·今夜,我在辽西的风中独舞
辽西的街上,谁是我的朱砂痣,谁是我的白月光 谁走进了我的前生,谁是我的来世,时空 已经错位 梅园里千千万万的 花朵,谁会 提前在星辰大海里 陨落清空
10月,扯着最后的 温暖呐喊 冷风吹着,故乡一点 一滴苏醒 假若我能挥舞风的 翅膀,是否会瞬间改变 沧海桑田 是否也会寻找到你归隐的地方
是我不小心走错了方向 也许不该用情,用半生雪拖住未来 今夜,我走进陶渊明的 桃花源 想着是否用我的梅园和他置换
梅园里落着太多的雪,比人间还冷,还干净 一直和风对抗,我的 骨头太硬了 一错再错的我,灵魂患了风湿
捧着唐诗宋词沉没在 河流深处 我的忏悔、梦想还有 希望 甚至罪过 辽西啊,你都一一见证 可是,谁能陪我从头 再来
灵魂里都是辽西的风 不仅仅滋养了我,也让我不那么精致 所以,我对着尘世大口 饮酒 夜夜呼唤唐朝的李白 能与我歌一曲,与我同销万古愁
撕下所有的伪装 在辽西的风中独舞 一只麻雀就停在我的 肩头 除了它,世上所有的鸟 都被冷风吹走,包括你,但是 今夜,我照常布下天罗 地网 2021年10月19日于梅园
作者简介:梅园听雪,原名刘春华,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喜欢于静寂间思考人生,以梅自喻,以雪为情,以文做剑,干干净净地细数着平凡岁月。已出版诗集《梅园听雪》《青春的诗简》《红船颂》三部。
高醇芳·深切怀念宋庆龄伯母逝世四十周年(节选)
宋庆龄 历史的长河弯弯曲曲, 奔流不息, 或惊涛骇浪, 或静静流淌。有一尊美丽的礁石, 永远屹立在苍苍史河的浪花中, 闪耀着中华民族灿烂精神的光彩。这就是我最崇敬的伟大慈祥的伯母宋庆龄主席。 宋伯母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周年了,我非常怀念她。我有幸得到她的慈爱关怀,特此撰文纪念宋庆龄主席。 (摄于1980年3月,北京宋庆龄伯母家)
抗战中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抗日战争中, 国母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底去了重庆。我父母亲由廖梦醒伯母介绍认识了宋庆龄。第一次他们去宋府参加保卫中国同盟理事会会议时,在座的还有重庆市长贺耀祖夫人倪裴君等几位理事。宋伯母热情地欢迎了我母亲。从此我母亲和父亲就成了“保盟”的中坚分子,积极参加支援前线抗日军队工作,包括八路军、新四军,救助战争孤儿。 宋伯母把自己的家都奉献出来了。她家的底层就是“保盟”的办公室,经常举办理事会议。“保盟”致力筹集资金,购买、制作衣鞋物品供给前方的士兵以及后方的孤儿、贫困家庭。募捐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找银行和企业捐款,举办慈善捐款舞会、音乐舞蹈表演会,收集捐献物资等。 我父母的家在重庆市中心祖父创办的美趣时商行二楼,还有沙坪坝高家花园的楼房,宋伯母也常去那里商议交谈。她每次来我父母家,警卫工作都非常严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因为父母家位于市中心,比较宽敞,大家来去也比较方便,所以当“保盟”收到布料等物品后,均由我母亲发送给大家做军鞋棉衣等,做好再集中在我家,由我母亲负责运送到宋伯母家。我母亲也亲手织毛衣、做衣服,还让家里保姆帮着一起做。有一次宋伯母收到了美国人捐赠的许多毡帽,心灵手巧的中国妇女就把它改做成非常暖和的毡鞋送给军队士兵。 “保盟”组织音乐文艺表演会进行筹款,留学英国的钢琴家李翠贞、舞蹈家戴爱莲、歌唱家张训恭夫人都参加义演。1945年5月,宋庆龄在胜利大厦举办大型筹款舞会,重庆很多中外显要人士都参加了,我母亲也仍然是主要负责人。 我的父母亲都是保盟的理事,积极参加了保盟的组织活动,与宋庆龄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宋伯母没有子女,但非常喜欢孩子,也非常看重友情。她跟我母亲说,你的子女都是我的干女儿、干儿子。1945年2月17日,我二姐在重庆出生,取名“醇莉”,有“胜利”之意。胜利在望,我父母在一会馆设满月酒宴,邀请了二百多人,宋伯母亲自出席祝贺。
(1938年11月16日,我母亲跟着父亲从英国利兹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陆空旅程,到达重庆珊瑚坝机场) 战后保卫中国同盟在上海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
抗战胜利后,宋伯母回到上海,“保盟”亦改称中国福利基金会。我父母也从国外到上海定居,母亲立即投入到基金会的组织活动。1948年11月20日基金会在嘉道理公馆举办儿童福利募捐舞会,我母亲任联合主席。她珍藏了一本舞会宣传小册子。宋庆龄在儿童教育福利方面的贡献,能在小册子中略见一斑。孙夫人在“谨告来宾”中写道: “每年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中国福利基金会号召了许多居留在上海的各国热心人士,共同为了救助本市一万五千个贫苦孩子的工作,发动了募集基金,这样使中国福利基金会的上海儿童工作得以继续奋斗和积极地展开。
那时有些美国朋友给中国福利基金会捐赠了许多西式童装进行义卖,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在福利会购买的。基金会设有儿童福利站,为贫苦儿童提供豆浆等营养食品,教书识字,在医疗药品、儿童福利、文化艺术教育等众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善良慷慨的宋伯母甚至还把她母亲的房子奉献出来,开办了托儿所。 (为了儿童事业——上海主要社交妇女团体组织儿童福利义卖,为孙中山夫人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贫民窟儿童教育健康工作捐款。一排左二为我母亲高施嘉德。)
我的英国外婆也到了上海。1948年春天,宋伯母特地请了我们高家三代人到她靖江路家中做客。宋伯母和我外婆、母亲、两个姐姐一起在花园里散步,还让三岁的醇莉坐在石象上玩,我父亲照了几张相片。宋伯母一直把照片珍藏在她的相册里。
(这是宋伯母居住在靖江路别墅时仅存的照片,也是宋伯母与一家三代合影的唯一照片。)
基金会也组织大型义卖会、义演会来筹款。孙夫人在大公报上发现了《三毛流浪记》,深受感动。实际上,她一直通过她建立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带领大家脚踏实地地全力帮助着千千万万的“三毛”。1949年,她创办了“三毛乐园会”。凡是每个月捐赠3银元,相当于负担一个孩子的基本生活费用的人,就能成为会员;每个月捐赠15银元救助5个孩子的人, 就成为荣誉会员;所有不能每月固定捐款,但愿意出钱捐物,可以提供文具、衣服、食品等,都能成为“三毛之友”。他们都会得到俱乐部徽章。 1949年1月,她请基金会人员去与张乐平联系,建议举办《三毛原作义卖展览会》,来筹集救济贫苦儿童的资金。张乐平非常慷慨,大力支持。虽然他身体非常不好,但他抱病特地为拍卖会画了30幅水彩画,也为俱乐部会员精心设计了三毛头像徽章。 孙夫人特地举办了一个答谢会。她准备了一些礼品,送给为福利基金会筹集最多资金的人。由于我母亲捐款筹集得最多,孙夫人送给她一个非常精致的竹刻铅笔盒,内有双层,盖面上刻有山水“秋空隐居图”。大家都非常高兴地一起庆祝三毛乐园会的成就。
(——节选自高醇芳2021年5月写于巴黎之长文《深切怀念宋庆龄伯母》)
作者简介:高醇芳,笔名妙果,出生于上海,祖母是重庆磁器口人,祖父是重庆沙坪坝高家花园业主。曾就读于沪上名校:上海第三女子中学(中西女中)、复旦中学。先后在香港大学语言中心及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教授中文。出版有《风中玫瑰》(“宋庆龄文献资料与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作品刊登于《作家文摘》等报刊。2004年创办了巴黎中国电影节,翻译了160多部电影台词,为12本电影节画册撰写了480多篇电影简介。她也是戛纳电影节的中文媒体记者,为中国《电影》杂志等撰写文章。荣获过巴黎市政府金质大奖章、法国政府学术教育骑士勋章、中国广电总局中国电影优秀推广人荣誉奖、法国政府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中华之光》最高荣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