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杂文专栏6 李华·浅说撂挑子时间:2021-01-15
经常听到领导说,某职工忠于职守,从来不撂挑子;也经常听见职工夸,这个领导有担当,从来不撂挑子。听得多了,对撂挑子就有了一些理解,大抵有这样几个含义在:一是此人有能力担挑子,但是此人他不得担这付挑子,不管是不屑或者不愿;二是这人撂下挑子是看热闹和笑话,因为他觉得其他人挑不起这付挑子;三是此人自带情绪,不如意就会撂挑子。 总之,撂挑子的人都有点自负、有点自大、有点自我。 有的人认为,敢于撂挑子,是自视清高,不屑这样的职务、位置或者职业、角色。 比如,他认为自己能当处长、科长,偏偏拿个副处长、副科长给他当,他就辞职了,不干了。比如,他觉得他当财政局长更合适,偏偏安排他到文史委去,他也觉得屈才了,又不干。再比如,他明明是天之骄子,该安排在最重要的工作岗位,单位却把他安排去做端茶递水的接待工作。又比如,他明明可以演男一号,却只安排了一个配角儿。简单点说就是人家觉得他本来可以担120斤,领导却只给了他80斤。撂挑子的人,大多数都认为没做到物尽其才,浪费资源,暴殄天物,对他们,既是浪费,也是犯罪。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自负,有足够的的底气和勇气自大。 当然,他们不能直截了当这样说,他们会以身体健康为由、家人掺和为理、或者能力不及为据,推掉这本该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担负的挑子,肩负的使命,冠冕堂皇地做袖手观。 查百度,撂挑子,读音为liào tiāo zi,汉语词语,京津一带方言,原指挑夫放下扁担,不挑东西了也不走了。后比喻因为闹情绪而丢下应该负责的工作不管。才知道原来“撂挑子”在我原来理解的基础上,还有闹情绪一说。 如果说,前面说那些撂挑子的人是一种自负,那么这种因为情绪撂挑子的人,就让我鄙视了。 挑子,本身就是要人挑的,挑的人肩负的就是责任、担当、承受、重担,不管轻还是重,高还是矮,长还是短,总之是一副担子。请君挑这副担子,就是交付一份责任、担当和承受、信任。你若不愿意挑这副担子,当初就不要参加,不要来接过这副担子,交付这副担子给你的人,不管是组织、领导、群众、职工、会员、村民还是社员,交付的都是信赖、信任、信心。撂挑子,把人家的依赖、支撑毁了;把人家的信任、信念毁了;把人家的信仰、希望毁了。其心何忍! 要是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件事不顺自己的心,就这么撂挑子躺倒不干,你叫信任你的人怎么办呢?遇到困难,受不了别人的风言风语,撂挑子不干了,你置大家的希望于何地?撂挑子的人,无异于在捣乱、在搞破坏。 一个人,再有本事、有能力,面对一副挑子,你也要有信心,还要有决心才来试一试这副挑子你是否担得起,是否挑得远。那种试一试、玩一玩,逗逗乐的心态,你最好不要来试,不要来玩,不要拿吃瓜群众逗乐。群众给你的是信任,你毁掉群众的是信心。老百姓的感情伤不起。挑夫放下扁担不挑东西,失去的只是力钱;当领导的,干事业的人撂挑子,耽误人民大众的事儿,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 随意撂挑子者,戒!
(作者系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巴南区作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