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华枫《购买打折布》时间:2019-07-26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得按计划实行凭票购买。买吃的须凭粮票、肉票、盐票、糖票、烟票等。在市场上流通的有全国通用粮票、四川省地方粮票、重庆市粮食搭伙卷。穿的布要凭布票,用的肥皂凭肥皂票、煤油凭煤油票……有时有票也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买得到称心如意的物品。 一天,听路过的人说,场上供销社正在卖打折布,我立即丢掉手中活路儿跑回家,打开立柜抽屉取了钱和布票,马不停蹄就往场上奔去。 打折布也叫减票布,就是买一尺布只需五寸或八寸不等的布票。那时虽然人人发了布票,可光靠发的那点儿布票买布是不够穿的。开始每人一年发一尺八寸,后来逐渐增加每人一年三尺、六尺。我姐姐出嫁那年,不得不将我们全家七口人的布票凑起来,才勉强为她买回一丈多洋布(平板布)制作了一套新衣裳。 我家离场镇不远,一袋烟功夫就到了。可来时已晚。见供销社门前的街上弯弯曲曲地排列了很长的队伍等候着。我先側着身子挤到卖布的柜台前去打探,见有几匹布,而且是打五折的,买布的人特别多,若老老实实去后面排队,肯定是买不到布的。我有些绝望,在列队边踱来踱去徘徊着。突然,我看见了本队的江大哥排在队伍的前面不远处。我一阵高兴,有就像是在六月黄天挑着担子爬坡到岚垭口迎来一阵凉风似的感受。我慢慢走到江大哥前,笑嘻嘻对他说:“江大哥,你也要买折票布呀?”江大哥点点头。我说:“能不能帮我带点儿,若我到后面排轮子,还没有站拢可能布早就买完了!”江大哥也非常爽快:“要得。”于是,我就将钱和布票从衣兜里摸出来,扦开,三尺布票四块钱点给了江大哥。 我在供销社对面街沿前的一棵大桉树绿荫下等了一个多钟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好不容易才盼到江大哥从供销社大门口走出来。我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迎了上去。但见江大哥面如冰霜若无其事似像没有看见我一样直往前走。我有些诧异,急急忙忙走上去:“江大哥,我托你帮我带的布吔?”江大哥象根本不认识我似的:“你哪里在叫我给你带布呀?”“我刚才不是给了你三尺布票四块钱,请你帮我代购六尺布吗?”“你没有啊,哪个接了你的三尺布票四块钱呀!”“我给了你的哟!”“我没有接倒,那个看到的嘛!”……就这样,我说给了他钱和布票,他又一口咬定说没有收到我的布票和钱,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边说边走、爱理不理的气得我肺都要炸了! 我拿他没奈何,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暗自骂他把我给他钱拿去“抓药喰”。我喊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不知道昨晚做了一场什么恶梦?我只得依依不舍离开供销社门前那街闷闷不乐朝回走,两脚象灌满铅似的沉重,一路走一路喃喃自语:“歇财免灾、歇财免灾!”。 三尺布票是一个人一年才能得到的,四块钱更来之不易。当年我才十二岁,别说是找四块钱,就是找死分钱,也要漫山遍野去挖两三斤麻玉子(野生药材)卖!担一挑麦草到远隔二十多里路的长寿县城的河街安定纸厂去卖,两分钱一斤,爬坡上坎的徒步也要担四、五挑麦草去卖才赚得回来,挣四块钱,谈何容易! 时光如梭,虽然这件事已过去了几十年,可却一直深深地扎在我心底,今生永难忘怀! 不久,那位心术不正的江“大哥”被招去重庆中梁山煤矿南井当旷工,听说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双腿,没过几年就患绝症走了。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做人,还是行善的好! |